接地气,有灵气!延安画家郭勇用艺术创作回馈养育自己的黄土地

2021-11-16 来源:延安二三里

  冬日的陕北村落被一片皑皑白雪覆盖,几棵酸枣树肆意地横在路边,乍一看有些许凄凉之意,但仔细观察,在那紧闭的大门上,若隐若现的红色春联,让寂静的乡村有了几分生机,年关临近的热闹不言而喻……

视频链接:《从小生长在这黄土地,他的每一幅画都离不开那浓浓的黄土情》

  这是延安画家郭勇的一幅国画作品,面对正在逐渐消失的古村落,他想以此来记录窑洞、农村的原貌,留住一代人的记忆。“这幅画是当时在陕北一个村庄采风时遇到的景象,现场速写加拍照,回来后连着创作了三幅,这是其中一幅作品。”对于53岁的郭勇来说,沉浸于绘画的艺术创作当中,是最惬意、最幸福的事情。

  从小喜欢美术

  毕业后在延安电影院当美工

  郭勇出生于1968年,是延安市宝塔区五羊川人,1985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延安美术学校,是延安美术学校第一届学生,在校期间曾多次得到著名画家刘文西的指导。1987年毕业后到延安电影院任美工,其后专攻国画,尤其擅长人物花鸟。

  “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画画,当时在姚店上初中时有位美术老师,经常下课后给喜欢画画的同学‘开小灶’。”初中毕业后考入延安美术学校的郭勇,有机会和众多爱好画画的同龄人在一起学习。“那时候,刘文西老师大概50多岁,几乎每年都要来我们学校,同学们都喜欢围观他画画,也喜欢向他请教。”郭勇说。

  从延安美术学校毕业,郭勇有机会进入延安电影院工作,当时全单位就只有他一个美工。“80年代那阵条件还比较艰苦,家户中有电视的很少,观看电影几乎是当时唯一的娱乐项目,所以基本场场都爆满。”郭勇回忆,作为美工,他要负责电影宣传海报的制作,从纸张到设计、作画、张贴都是一个人完成,经常要忙碌到很晚。

  但这份“铁饭碗”工作并没有长久,到90年代后期单位效益不好,为了维持生计,郭勇坦言自己不得不“下了海”。所谓下海,也就是以专业特长开了广告、装修公司来养家糊口。“但我不是做生意的料,虽然开始的早,后面也仅勉强支撑全家生活。”

  家乡是他创作的主题

  用艺术创作回报养育自己的土地

  转折发生在2013年。那一年,延安妇联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场所,郭勇按捺不住一颗悸动的心,又重新拿起了画笔。“其实也是从那一年,我抛开了所有的事情,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画画生涯。”即便场所有点简陋,但对于热爱画画的郭勇来说,能一心一意专心创作已经很难得。2016年,郭勇在延安新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——中山书画院。

  更多时间,郭勇都会选择“躲”进工作室沉浸于国画的创作当中。

  国画也即水墨画,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,其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风韵使其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。要以墨和白这两种最基本、最重要的色彩为载体,通过晕染渗透,让画面在黑白之间尽显美感,这是水墨画最难的地方,也是其最为精彩之处。

  郭勇的笔触,更多关注于他所成长的这片土地,陕北的山水、沟壑、茆梁、窑洞、老汉、乡村等等,都是他作品中的主角。他创作的花鸟,牡丹、醉虾、蝴蝶、蜻蜓、松鼠、鱼儿等活灵活现,犹如真物;老汉、孩童、女孩等人物肖像,线条棱角分明,尤其是勾勒出的陕北农民,沧桑中显现出坚韧与朴实;山水沟壑层次分明、线条流畅、气势如虹……其中,有多幅作品被书画爱好者及诸多名家收藏,部分作品被用做杂志、书籍的插图。

  能全身心投入创作,对于郭勇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,这背后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。“我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,不愁吃不愁喝就可以。妻子非常理解支持我,这么多年我连家里的洗衣机都没用过。”郭勇说。

  很多人评价郭勇的画,认为他的作品接地气、有灵气。“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,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我,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,我也想用艺术创作来回报生养我的这片土地。” 郭勇的艺术作品中,饱含着他对这片黄土地的无限热爱与感恩。

 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编辑 白正正

  编辑:dsw

人文